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1-16 15:00:05 |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供大家参考。

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意识形态工作】对话: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应然路向

  电子媒介的诞生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的外在方式,它甚至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导致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作为各种思潮的聚集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教育者的权威受到质疑;教育内容的政治性被显性化的网络情绪所“稀释”;灌输式教育方式遭遇参与式的网络抗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亟待理念与路径创新。

 一

  对话: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新思路

 意识形态不但是一种观念体系,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处于无止境的“修正—发展—再修正—再发展”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从个人层面来讲,人要找到客观存在的个人意义,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个人品性,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精神自由;从社会集体层面来讲,个体成员素质的提升必然会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意识形态的发展。个体一般通过“灌输”接受社会意识形态教育,但这仅仅是教化的第一步,教化的最终完成还需要个体返回自我,实现个体和社会整体的螺旋式发展。意识形态教育或教化的“返回”和“无止境性”决定了在这一过程中对话是必然的途径。对话是最普通却又最奇特的语言形态,对话主体通过对话传递信息、跨越隔阂,相互影响启发,从而“获得知识和见解”——即主体自觉,进而促进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对话也是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某种特殊关系和人性本质的人道的哲学。对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而言,对话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观察教育的一个视角或基础,是解读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1.丰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话的基础。革命建设之路,万般曲折艰难。中国共产党一路凭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抓住巨大的历史机遇,以一种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方式实现了国家崛起。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用高歌猛进的方式向世人彰显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道路的优越性,也为 14 亿多中国人增强了勇往直前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勇气。如此优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成绩,使我们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质疑和挑战时能站稳阵脚、坚定信心。

 2.通过对话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全社会认同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人类存在的两种视域——“理解的视域”和“利益的视域”——使其产生了看待事物的多种视角、立场,由此产生了认识、立场、价值观等等的差异。从教育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理性的对话方式,整合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并实现创新和超越。人们通过对话,消除误解和对峙,探索共存共荣的价值和理想,从而产生将异质黏合在一起的凝聚力——对话把差异变成推进社会发展的能量。因此,对话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着巨大作用。

 3.“对话力”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其他社会科学诸领域不同。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民主社会和理性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现代社会公民身份出现多维化、多重化特征,在履行多维义务时也会遭遇比以往更多、更复杂的矛盾。个人的能力和见地始终是有局限的,这些矛盾可能无法依靠个人的力量解决,他必须投身到公共领域,与站在不同共同体立场、抱持不同观点的人交流、对话;同时,其自身也必须转换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与自我对话。多元身份产生多元视角,因此现代公民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生成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路。这种善于表达自我并理性接纳他人观点,从而实现进步和创新的对话力(包括对话意识、对话精神、对话道德、对话技能等)是社会主义公民必备的素质。

 4.对话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和发展提供可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组织机制,也带来了超级宏大的视野和格局。世纪之交,西方的创新经济产生了生产流程大规模外包的需求,而此时的

 中国因土地财政改革实现了城市化发展,快速成长的供应链网络满足了承接外包所需的效率与弹性这两个彼此矛盾的要求,再加上中国超大规模人口带来的竞争优势,有了随后令人目眩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1]中国的经济奇迹,依托于世界大势而成,我们无法脱离世界经济秩序来讨论中国问题;同样,中国的经济崛起已成现实,我们也无法脱离中国的影响力来讨论世界经济秩序的前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来就是一个在不断对话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的开放性理论体系,它不仅可以科学解释现实社会,也在紧跟时代进步发展,由此,它才经得起历史发展的审视和考验,也才经得起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质疑和挑战。

 二

  秉承对话理念,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般而言,“理解和认同”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最后一环,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特殊的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能止步于“理解和认同”,而有更高的目标——“自觉和超越”,也就是认识自我。这里的“自我”,不仅指个体的自我身份,也包括政治共同体的自我身份。这就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秉承具有建构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的对话理念,根据对话主体的不同,从如何与教材等文本对话、如何与他者对话、如何与自我对话三个方面引导受教育者实现主体自觉,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1.重视人本对话,坚定社会主义信仰。人本对话主要是教育者基于自己的前见而与主要以教材为载体的文本展开对话的形式。这里的文本记录着意识形态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不仅指意识形态教育的教材,还包括其他经典著作、历史影像等形式的材料。杜威把文本视作个人重组经验和建构认知不可缺少的媒介和工具。文本在没有人运用它和理解它的时候,是无生命的;只有当它被人用来解决问题时即展开人本对话时,它才产生了意义,具有建构主义所说的“生存力”。第一,鼓励高校人文学者积极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著作的编译、研究和解读,密切关注并理性审视西方资本主义各种思潮的发展和影响,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阐释工作。文本不是个体必须记忆的认识终点,而是建构认知的媒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第二,通过话语链接,更新意识形态教育文本内容。随着网络舆情时代的到来,广大受众出现了与社会舆情时代完全不同的全民的、日常的参与式话语体系。[2]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两种话语体系的有效链接程度,而这两种话语体系能否有效链接就在于它们是否关注现实社会及共同利益。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文本内容设计必须“接地气”,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才能有效克服以往“自说自话”、与受众相脱节的问题。

 2.强调人际对话,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对话是将“意义”“人”及“人获得意义理解和发展意义”统一起来的过程。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我们既收获了自己的理解也不可避免产生了疑问,此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沟通观点是获得“意义”的重要途径。对话理论主张持有多元见解的个人或各方通过参与对话——即人际对话——获得对意义真实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和新的真实。第一,以对话教学法引发课堂“头脑风暴”。很显然,大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对话能力的,但大学生已经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话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的。当然,教师的引导举足轻重。首先,塑造“我—你”的对话关系。教师要开放姿态,倾听学生,尊重异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实现对话的可能。其次,结合现实社会矛盾焦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让学生愿意说、能够说。再次,确立课堂话语规则。总之,通过课堂对话教学策略引起的“头脑风暴”,使师生双方均能不断评估、反思和修正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识。第二,构建以对话为理念的新型校园文化。一方面,高校要关注意识形态舆论动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借助网络工具实现对社会舆情的数据收集、挖掘和分析,从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中抽丝剥茧准确地把握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动态。另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不但要主动适应网络“众声喧哗”的新常态,还要依托网络平台、手机 APP、学生社团、校外实践等渠道,通过“话题讨论(辩论)”、“校长信箱”、网络民意调查以及个人心理咨询专栏等媒介通道,主动参与、引导师生网络议题设置和对话。不论共识能否达成,公众都能从讨论中有所收获,包括提高对整个社会复杂性的认识。[3]

 3.督促自我对话,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化和超越。所谓自我对话,就是对自己的观点、认识以及支撑它们的事实依据进行质疑,这是个体实现意识形态认同、内化及超越最关键的一环。但自我对话一般发生在个体心理内部,因此是最难把握也难以指导的一环。由于思维习惯的差异,很少有人会明确和详细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更别说有的放矢地进行质疑和反思了。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对话,探索一种将个体观点、认识、依据及其整个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审视的方法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第一,设计以观点展示和思维碰撞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我们组织开展的各类主题讨论、网络辩论、专题调查等活动可以使师生将观点和立场可视化,一旦个体亮出观点,就必然要接受和回应同伴的质疑并出示充分的论据。这个过程能充分展示师生们认识问题的视角、支撑观点的事实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甚至还可以清楚地体现其立场的动摇、转变或者强化的过程。第二,利用辅导员工作,指导大学生并记录其思维动态。之前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观点和意识形态立场作了可视化的处理,但个体内部的思维变化过程,特别是复杂的、具体的思维细节和相关依据难以通过简单的立场站位来反映,而这些正是大学生质疑、反思自我的重要对象和素材。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后期,高校一线辅导员的工作非常重要。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长期性和深入性决定了他们能客观地跟踪大学生的思维动态,并作出恰当的指导帮助其开展自我对话。必须指出的是,个体内在的对话(反思)活动是在集体交往中发生的,没有与他人观点的碰撞,发现与他人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就难以对自己的观点、认识和立场进行质疑。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本对话、人际对话和自我对话是一体三面。

 参考文献

 [1] 施展.枢纽——3000 年的中国[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刘春波.网络舆论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危机及应对之策——基于意识形态与舆论的话语关联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2017,(6).

 [3]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思想、信息和社会舆论的主要集散地,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使社会舆论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形态都发生深刻变化,一幅“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的社会图景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此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思想空前活跃,有着很强的话语能力。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大工作创新的力度,更加讲究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首先,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高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水平。一方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借力新媒体新平台,主动融入师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繁的网络社区;另一方面,必须建设和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这样才可能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为高校党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与领导权奠定基础。要主动走到意识形态工作前沿,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话语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更好地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

  渠道的作用,充分用好各类网络平台,建好网络阵地,通过平等对话和高质量的发言,引导青年,赢得青年。

  其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北京大学通过整合管理实践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资源,规划建设全校性的“网络教研室”,着力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入课堂教学,将其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量。一方面“系统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网络社会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另一方面“深度启发”,通过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讲授要点,以加快养成网络社会中健康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第三,进一步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舆情搜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和总结评估机制等,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能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近年来,北京大学建立了 24 小时舆情报送值班制度,设立专门队伍,使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第一时间研究对策,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牢牢掌握了工作主动权,力争先行

  一步,尽早采取措施,确保有效控制和减少负面言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四,正确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政治问题与具体利益诉求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思路和策略。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推波助澜,把学术问题和群众的个别利益问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想共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要沉着冷静应对,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学术问题,要实事求是,加强引导,注意处理好学术与政治、淡化与泛化、堵与疏的关系。对社会问题,要客观全面,具体分析,不能把由个别利益诉求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一概说成是敌对势力的煽动和破坏。对政治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触及党和国家的原则、底线的言行,要及时、有效、坚决地进行斗争。

  【篇二】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6 月 16 日,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中共中央办公厅和湖南省委办公厅下发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岳阳市召开全市意识形态工作专题报告会。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

  任、湖南省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办公室主任肖君华应邀作专题报告,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新启主持。

  报告会上,肖君华作了“意识形态责任制”专题辅导。该报告围绕“意识形态责任制是硬要求,要明确意识形态责任制的硬任务,明确意识形态责任制的硬约束”三个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整个报告既有中央决策的高度,又有基层实践的深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岳阳市委讲师团主任戴文慧作了**平总书记“四个重要讲话”精神串讲。

  徐新启指出,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站在加快推进岳阳市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高度落实工作;要切实担负抓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各单位要按照中央、省市委要求,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要提升意识形态鉴别力、推动力、掌控力和渗透力,全面提高抓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水平,把工作做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头脑里、心坎上。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长、市直宣传系统正处级单位班子成员、中央、省驻岳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党委宣传(党群)部长、市直各系统牵头单位分管负责人等参加学习。

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积极回应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张 强2010 年 10 月 08 日 10:03 来源:

 中直党建网【字号大中小】

  打印E‐mail 推荐: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人们的生产、 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各种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相互交织、 错综复杂。

 国与国之间、 政党与政党之间纷纷利用互联网,加紧进行信息争夺、 意识形态领导权争夺。

 新形势下, 我们党能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有效驾驭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变化, 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信仰、 对党的政治路线的认同; 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 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因此, 我们要高度警惕,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积极回应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 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报刊、 书籍、 广播、 影视作品等, 采取的手段是动员集体学习、 组织收听收看、 辅导讲授等。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单向的, 执政党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民众是信息的接受者。

 与这种传播模式相适应, 逐渐形成了集中统一、 自上而下的传播体制。

 执政党主导意识形态传播, 控制传媒, 对信息进行筛选, 防止危害政治和国家安全的信息散布。

 而互联网产生后, 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方式完全改变了。在互联网上, 网民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还是信息的创造者、 发布者, 可以自主地参与创造, 自由地进行交流, 传播有关信息, 发表意见看法。

 网络的开放性、 多元化和互为主体性, 使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义” 数以万计、 无奇不有。

 各种观念和“主义” 都借助互联网在意识形态领域寻找自己的位置, 扩大自己的影响。

 这就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 理论观念等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对某一事件或理论动态, 人们听到看到的不仅仅是执政党方面的报道、 阐释, 还会听到看到许许多多、 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观点, 造成人们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所有这些对意识形态原有的宣传功能、 教育功能造成强烈冲击。

 面对冲击和挑战, 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显得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

 如何认清网络传播的特点及利弊, 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不断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成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来考察互联网对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可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强烈冲击着党的意识形态安全, 又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全新的物质技术条件。

 对于互联网的“双刃剑” 属性, 我们要坚持“趋利避害, 为我所用” 的方针, 积极适应新形势, 尽快掌握新技术、 新业务, 使之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

 首先, 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文化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时刻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来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形势越复杂, 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坚持唱响网上理论宣传的主旋律,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大力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 形成覆盖范围广、 影响力大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

 积

 极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网上宣传普及活动, 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问题,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同时, 要尊重差异、 包容多样, 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 在多样中谋共识。

 要尽可能地代表、 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 这样才能动员、 集合起社会上最广泛的力量, 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然, “包容” 不是不讲党性、 不分主流和是非的大杂烩或无原则的妥协, 而是与时俱进地容纳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新观念, 合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其次, 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 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科学的理论也需要有效的传播。

 意识形态除了要具有内容上的科学性外, 同时还要保证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否则难以为民众所知晓、 所理解, 自然也就谈不上信仰, 无法赢得不同意识形态传播上的争夺战。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 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也必须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条件下增强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就要树立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传播新理念, 建立开放的传播新体制, 实现传播方式的即时性、 形象性和互动性, 努力扩大和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

 要改变过去那种集中统一的、 自上而下的信息管理的体制和手段, 代之以开放的、 双向互动的传播体制和手段。

 从传播机制看, 应该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手段, 遵循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 建立和完善网络新闻传播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从传播手段看, 要在传统的集体学习、 面对面辅导讲授、 个别谈心等手段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电子邮件、 静态网页、BBS 论坛、 聊天室、 视频和音频, 甚至网上图书馆、 网上博物馆等平台来创新党的意识形态传播手段, 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 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积极推进我国的“网络民主” 进程,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民主政治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内容。

 我们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积极推进“网络民主” 进程, 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互联网使政府和群众之间有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 为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2008 年 6 月 20 日, 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 运用、 管理。” 因此, 我们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以积极的态度、 创新的精神推进网络民主进程。

 近几年来, 网络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每年两会期间的“网上两会” 和总理对网民提问的积极回应, 以及公共事件中网络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等等, 充分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

  (作者单位:

 人民日报社/来源:

 《求是》)

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 县**** 局宗教领域意识形态 工作分析研判 报告

 近年来,****县****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宗教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工作理念,主动作为,真心交融,抓好党的宗教政策及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坚持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利用机关理论学习会议,对局机关干部职工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等内容。

 (二)强化宣传力度,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政府网站、LED 屏幕等各类信息平台,对涉及宗教的工作信息和****工作信息进行宣传。认真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及时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的不良言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引导。

 (三)结合工作实际,提升工作实际效果。一是进一步结

 合工作实际,把宗教工作开展与完成当前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上级要求,谋划部署好本年度工作。二是利用好群众来信来访这一接待平台,对每一件来访事项进行认真分析,仔细甄别,对涉及宗教问题的可能引发****矛盾隐患的都做出科学的研判。在日常接待中注重主流思想传播,及时向来访群众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宗教工作精神等,对公众认知进行正确引导。

 二、当前存在问题 (一)学习成效不显著。涉及宗教领域意识形态的学习内容相对较少,且形式单一,效果上还存在学习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不够专业的情况,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

 (二)工作氛围不浓厚。有些干部对宗教工作认识不高,片面的认为宗教工作就与本职工作无关,工作热情不够,工作力度不足。

 (三)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了宗教相关工作,但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责任压实不够到位、认识的不够深入等问题。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明确领导责任,局主要领导承担主体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

 任,指导各股室自觉履行落实,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宗教工作,细化工作举措,层层传递压力,确保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机关集中学习会议,制定学习计划,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党的宗教政策理论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

 (三)进一步强化工作创新。一是结合本职工作工作,在接访工作中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增进农牧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了解。二是结合****工作的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宗教工作、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

推荐访问:互联网 加强对 意识形态 宗教 领域

本文标题: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ccc.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8555.html

版权声明:
1.文宝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加强对意识形态互联网、学校、宗教领域管理的说明报告》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宝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21-2024 文宝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20210428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