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共同富裕 >

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10篇)

作者: | 发布时间:2022-11-29 19:10:03 | 浏览次数:

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10篇)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邓炜正2011301120107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10篇),供大家参考。

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10篇)

篇一: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邓炜正2011301120107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共同富裕,必须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在追求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到以人为本,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问题。关键词:共同富裕;经济全球化;实现途径;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趋势。“它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加速发展。由于起来势迅猛,对世界各国产生着巨大影响,任何国家都无法绕开它的推动或冲击,从而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由于世界各国在这一趋势中得益”或受损不同,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这一趋势所持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但中国面对这一趋势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共同富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明确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具有先进性的社会制度,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创造和享有物质财富的制度。只有在这个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才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生产关系前提和物质前提条件。邓小平在揭示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认为,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才能持续发展。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

  1

  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手段与目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实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目标,是中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邓小平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3]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

  二、时代背景下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保证。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能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就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不用说实现共同富裕了。多年的经验表明,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经济体制变革,由于我国现阶段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日益显露,妨碍现代化建设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扎实有效地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告诫的:“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发展生产力,这使共同富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重要任务的是发展生产力。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利益。既

  2

  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否则就会导致两极分化;又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否则就会导致共同贫穷。

  结束语

  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建设比资本主义更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特别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更要把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发展是硬道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没有发展,就没有富裕可言,更谈不上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卢伟:经济全球化大潮与中国政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第71-78页。[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507页。[5]刘国荣:论共同富裕与共同发展,延安大学学报[J],2008(12).17。

  3

  

  

篇二: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共同富裕的涵义解析及实现的逻辑基点

  刘国荣;武彩云

  【期刊名称】《榆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4)001

  【摘要】共同富裕不仅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原则.发展生产力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点.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与共同富裕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前者为手段,后者为目标.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刘国荣;武彩云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礼堂,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资本积累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最有效手段*--论“资本逻辑”的真正涵义[J],杨文进2.实践:一个被忽视的逻辑基点——对马克思自然观之本真涵义的新探讨[J],翟俊刚3.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逻辑、内涵与路径[J],韩保江4.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障碍因子与实现途径[J],郑瑞强;郭如良

  5.共同富裕与中国梦: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评《中国共产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制度设计创新研究》[J],李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同富裕作为最终目的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享受着产品极为丰富的生活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实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动态范畴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基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这条道路上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关于共同富裕研究综述李军共同富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中十分具有特色的问题。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今天,通过对理论界共同富裕问题广泛研究成果的概述,使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这一理论问题的丰富内涵,科学性、现实性的理论特色,以及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一、共同富裕质的分析理论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角度愈加宽泛,研究深度愈加深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认为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在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之后,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及精神生活方面,都得到整体性提高的社会现象。(二)认为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这就从质的方面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三)认为共同富裕是一种改革思路。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重新审视传统的观念形态和体制模式,探寻和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命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全新的改革思路。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1)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者奋斗和追求的目标。(2)共同富裕是作为两极分化的对立物产生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3)共同富裕只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四)认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或生活“指标”,它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紧密联系,是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结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不能仅从经济上理解。理由:(1)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联系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的五个阶段的划分本身就是以生产关系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本质也只能体现在生产关系中。另外,马克思主义不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而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结构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是解放人、发展人,它的实现是通过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它不仅仅指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与政治互动的演进。两极分化从来不是一个纯经济的等同于“贫富分化”的概念,而是指阶级、阶层的分化,不涉及贫和富的绝对标准问题。邓小平一直是把两极分化与阶级联系起来看的,因此,他并不是简单从经济学角度去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3)共同富裕作为对两极分化的否定,同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指由经济、政治互动而产生的平等,是指经济关系的平等和其所决定的政治、社会关系平等的总和。(五)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过程。共同富裕不单是一个物质上富裕的问题,它必须包括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内容于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对贫穷的否定,同时也是对愚昧和无序的彻底否定。这就决定了单靠经济的发展,仅有物质的涌流还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共同富裕作为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最新阶段,它所指的乃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成员对

  生活资料占有量的极大丰富,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表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而决定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则是其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裕程度。离开了富裕的精神生活,就很难谈得上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必然包含着精神生活上的富裕,共同富裕乃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富裕。(六)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演化表明,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范畴。不论是从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还是从共同富裕思想的完善,都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范畴的、动态的综合范畴。毛泽东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的基本框架,按照基本框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邓小平加以充实和完善,使共同富裕成为成熟的科学理论。二、共同富裕内涵理论界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研究也是多视角的、丰富的,扩展到言外之意,归纳起来有这样一些分析:(一)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共同富裕概念是历史的、发展的;共同富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富裕以整个社会都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为前提;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共同富裕,必须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从整体上不断得到提高,而不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没有提高或相对贫困的现象。(二)有的学者认为,(1)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消灭贫穷,没有两极分化。(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3)低水平的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劳动者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目的。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意味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端富裕,不存在收入差别和富裕与贫穷的不同,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三)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思想内容包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是让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再通过示范影响帮助后富;贫富差距的问题要在适当的时候,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社会主义能够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四)有的学者认为:(1)共同富裕意味着共同的繁荣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落后贫穷。(2)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共同的富裕,而不仅仅是少数人或阶层的富裕。(3)共同富裕不是在同一时间内,一起达到完全相同的富裕,不是齐步走,齐步到终点的齐一性富裕。而是有先有后,一浪接一浪、有时差和顺序的、有程度差别的富裕。(4)共同富裕作为一个过程,意味着在实现富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而是共同一致地走向富裕。(5)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的,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享受着产品极为丰富的生活,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实现。(五)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动态范畴,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基础;“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这条道路上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分界线;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富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共同富裕的归宿;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共同富裕的最后落脚点。三、共同富裕特征关于共同富裕特征的研究,可谓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研究结果:(一)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其特征:(1)共同富裕在实现过程中始终以存在事实上的收入差距为重要特征,具有差异伴随性。(2)共同富裕具有本质性和原则性的统一性。共同富裕既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然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始终,尽管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但社会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其基本精神。(3)共同富裕具有目标性和过程性内在统一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定和要求。这个要求可视为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无数个阶段性目标的相互衔接和延伸,展现出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规律。(4)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都具有量的限定性。在一定时期,社会的生产水平总是既定的,因而,共同富裕的程序也必须与既定的生产水平相适应。(二)有的学者认为,(1)共同富裕具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特有之义。它同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收入均等化是有区别的,表现为,共同富裕是以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为前提的。而当前任何西方“福利制度”都不具备也

  不会接受这个前提;共同富裕拒绝两极分化,而这正是资本主义固有之弊病;我们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而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仅仅是缓和阶级矛盾。(2)共同富裕体现独特的国情制约性。由于任何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共同富裕的目标必然具有本国的特点,受本国国情的制约。这绝不仅仅是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共同富裕目标的可操作性盖出于此。(3)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自私有财产出现以后,富裕与贫困就成了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它们的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私有财产,因此,共同富裕便意味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全体成员的生活水准,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缩小社会各阶层生活水准的相对差距。这正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动态性、相对性之所在。(三)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特殊规定性,表现为:(1)广泛性或全民性。共同富裕是作为两极分化的对立物提出来的,它的对象不是个别人,而是社会全体成员。(2)目标和原则的统一性。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目标,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目标性是从将来实现更高层次共同富裕的角度提出来的,它告诉人们不要满足于已有的富裕水平。原则性是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角度提出来的,它要求社会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制定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并通过宏观调控和其他有效措施促其实现。(3)差异伴随性。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绝非是同步富裕或平均富裕,而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富裕水平的富裕。因此,合法又合理的收入差距将伴随共同富裕的全过程。(4)无限发展性。共同富裕的无限发展性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共同富裕的水平会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也越来越大。(5)量的限定性。一定时期的共同富裕程度必然受既定的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任何超越生产力水平的共同富裕的要求,或者离开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使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倾向,只能损伤和破坏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机制。(6)与效率的相互转化性。共同富裕必须以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为基础,一旦经济效率不断增长的机制遭到破坏,共同富裕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将变成静态的或退化的过程。(四)有的学者是这样表述共同富裕构想的本质特征:(1)共富构想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性构想,不仅应从时序上把握,也应从空间上体现。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区,由小部分地区到大部分地区,再到全国范围,逐步扩大和有重点的发展。(2)共富构想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有条件选择的发展过程。主张竞争发展,勤劳致富,这就为优先效益好的地区提供了先行发展的机遇和根据。(3)共富构想不仅是一个有条件选择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种具有共同前提条件的发展过程。这种前提就是共富,使先后富差异有调控制,从而为先富后富规定共同目标,确定依存共进关系。(五)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前提。(1)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的阶段,邓小平提出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是将共同富裕问题置于我国主要矛盾的辩证运动之中进行思考,使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2)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条件论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论包括社会主义建立、发展、建设等条件的形成与完善等。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条件论的关系表现在:首先,从本国客观条件出发,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正确政策引导,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避免两极分化。再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邓小平把共同富裕建立在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条件的基础上,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切实可行的现实目标。(3)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发展论的关系。共同富裕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共同富裕要与·79·1998年增刊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相联系。二是共同富裕要与发展动力相联系。三是共同富裕要与社会主义协调发展相联系。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条件论、社会主义发展论的立论基础出发,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特点”、“本质”、“道路”和“优越性”,正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作为一种理论的鲜明特色。(六)

  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独特性的理论特色和开拓性的发展思路集中表现在:(1)根本目的与实现手段的统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两个突出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是“部分先富”,两者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既调动了地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有效地将社会致富问题纳入了有序管理的轨道。(2)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的统一。邓小平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确定了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中的坐标,既使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源于并指导社会实践,又使具体内容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受其制约。(3)消灭差别与差别合理的统一。把经济收入差别问题置于经济发展与现实国力基础上加以分析,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又一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应该是有差别的分配,这种差别存在合理性,是为最终消灭差别准备条件,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思想。四、共同富裕——一个科学体系随着邓小平理论更加广泛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部分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共同富裕问题可称得上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一)认为共同富裕理论是一个从中国实际出发,从追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历史与逻辑高度完美的统一。表现为:(1)共同富裕构想的前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全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筑在对国情的分析和关心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2)共同富裕构想严格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认为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波浪式推进”的过程,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立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摒弃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基础上的。(3)共同富裕构想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否定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旧体制弊端,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筑在认真总结历史上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实行产品经济,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教训上的。(4)共同富裕构想要求“辛勤劳动”、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先富帮后富,充分发挥先富的“示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逐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遵循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之上的。(二)认为共同富裕的成熟表明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表现为:(1)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是从这样几层意思上阐述的,即: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国家的富强相结合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结合的富裕,是同贫穷相对的一个范畴;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的个人和地区,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两极分化相对的一个范畴,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必须避免两极分化“部分先富”;是平均主义相对的一个范畴,实现共同富裕绝不是同等速度、同等程度的富裕。这样,共同富裕就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范畴。(2)从共同富裕的含义看,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富裕,是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3)从共同富裕的主体看,共同富裕的主体本身有地区—企业—个人这样三个层次。这三个主体先富的前提是合法勤劳致富,而不是别的方式致富。富裕的主体范围是绝大多数人的富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4)从共同富裕的过程看,也是多层次的。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家庭负担、体力强弱、智力高低、所处工作岗位、所处地理位置等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共同富裕只能是通过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个人较快地富裕起来,通过先富地区、企业、个人的示范,影响、辐射、带动和帮助等的作用,逐步达到共同富裕。(5)从富裕的标准看,共同富裕起码要经过“温饱—小康—富裕—中等富裕—高等富裕”这样几个阶段。富裕的标准是一个相对静止而又绝对变化的范畴,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总之,无论是从共同富裕的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三)认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80·北京党史研究其中心起纲领和统帅作用的并不是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部分理论内容,而是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融化到各个理论部分中的共同富裕思想。它体现在:(1)共同富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核心。仔细分析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的内在联系,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内核是新提炼出来的思想:共同富裕。邓小平是把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目的、特点和本质之中,用共同富裕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共同富裕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最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规定,因而,成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2)共同富裕是贯穿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条红线,使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实现共同富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富起来,二是如何共同富裕。这就需要把共同富裕两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党的基本路线,并且根据共同富裕发展的阶段性,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制定由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等等。共同富裕不仅规定着社会主义本质,而且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方面面,是联络各个理论部分的轴心和红线,使这些理论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科学体系。(3)共同富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发展,而这种发展又集中表现在共同富裕的思想之中。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是一种理论抽象,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科学规定,它在各个发展阶段上还必须通过具体的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邓小平用共同富裕来概括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中、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和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另外,邓小平用共同富裕概括社会主义,纠正和防止了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使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成熟的实践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1.春阳:《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4期。2.吴广良、吴国柱:《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5期。3.金喜在、孙启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校理论参考》1994年第10期。4.赵星军、赵惠:《消灭贫穷落后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构想——学习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体会》,《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12期5.蒋南平:《“共同富裕”新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6.杨云龙:《共同富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过程》,《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4期。7.金喜在、齐晓安:《关于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5期。8.杨云龙、李燕燕:《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过程》《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9期。9.石冀平:《也谈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9期。10.简新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内部文稿》1995年第22期。11.王元俊《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现途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12.李挺《论共同富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13.高新民、甄永锋《: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6期。14.辛向阳:《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7期。15.周品昆《论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11期。16.李安义、李英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再谈“共同富裕”内涵及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1期。17.温强洲:《邓小平的共富空间布局思想与江泽实践》,《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常州工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ehnologyVol.15.No.3SeP.2002共同富裕

  理论研究综述彭凌(常州工学院社科部,江苏常州213()02)摘要:综述了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成果,包括共同富裕的涵义、特色、理论体系、实现方式等,指出了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深度土的不足。这对于共同富裕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积机意义。关键词:共同富裕;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一0436(2002)03一0010一04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共同富裕思想自然也是学术界、理论界、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是篇幅、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文章颇多,成果颇丰。在众多研究文章中,学者主要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涵义、特色、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等,进行了较为精辟的论述。一、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含义和内涵理论界分析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1.社会现象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在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之后,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得到整体性提高的社会现象。它包括共同富裕的标准、表现形式、程度状态等内容。¹2.集中体现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其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而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º3.协调发展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占有量的极大丰富,更表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富裕。»4.道德原则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道德原则,共同强调平等,富裕强调效率,共同富裕是平等与效率相统一的道德原则。¼5.价值取向说: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价值取向: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社会财富属于人民;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实现的具体途径则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体现出来。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价值,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统一,是检验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价值,是实现民主、文明价值的基础,是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前提条件。½6.多层含义说:许多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它意味着消灭贫穷,没有两极分化;意味着共同的繁荣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贫穷落后;意味着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富裕;它意味着有先有后、有程度差异的富裕,而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它意味着全体劳动者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意味着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¾7.四新认识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目的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特点的新认识。还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特点,是社收稿日期:2()02一03一291O第3期彭凌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综述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8.系统目标说:一些学者是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共同富裕的涵义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子目标则包括两个内容,一为消除贫困,二为缩小收入和财产差距。À9.本质要求说:更多的人则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条件;部分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

  略步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富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则是共同富裕的归宿。Á二、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和特色理论界也分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和特色,其观点如下:1.特殊规定性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共同富裕,具有广泛性或全民性,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具有差异伴随性,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富裕水平的共同富裕;具有无限发展性和量的限定性;具有与效率的相互转化性等内在的特殊规定性。。2.相互统一观: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的独特理论特色和开拓性的发展思路集中表现在:根本目的与实现手段的统一,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的统一,消灭差别与差别合理的统一,目标性和过程性的统一,科学性、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统一。。3.社会主义前提观: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前提,并从共同富裕与社会本质论、与社会主义条件论、与社会主义发展论的关系入手,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上诸点相结合,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色。。4.理论特色观: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理论特点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共同富裕的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为科学性,表现在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切合中国实际,内容全面,是实践的总结;二为人民性,表现在它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目标上,也表现在它为人民造福的职责责任上;三为阶段性,表现在其目标的阶段性和实现的过程性上;四为理论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其途径、方法和立足点的独特创造上。。三、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和体系理论界还分析和论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如下:1.手段条件说:许多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包括四个部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共同富裕的先、后顺序性,反映了共同富裕实现的渐进性、规律性;共同富裕是精神动力。。2.措施保障说:一些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保证;允许一部人先富,着力于效率优先和发展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也是推动生产力更快发展和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国家调节分配的经济能力,反对铺张浪费,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保障。03.三个构成说:有的学者从三个构成部分入手,分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它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第二,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均富,而是有先有后的过程,只能逐步实现;第三,必须妥善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4.四个要点说: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原则;第二、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前提;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原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第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还有学者则认为,共同富裕的内容包括物质文明的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以及相对富裕和有差别的富裕等四个内容。。5.主要支点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则是从邓小平构建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支点来论述其主要内容的:第一、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内容的范畴;第二、共同富裕是一个与共同贫穷、共同落后相对的范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与两极分化相对的范畴,必须避免和防止两极分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作基本保障作为实践基础和实现前提;第四、共同富裕是一个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相区别的范畴,其实现方式在时间上先富带后富,空间上点、线、面结合,由部分富裕到全民共同富裕,是过程论与阶段论的统一,过程论与目的论的统一。所以,他们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科学的理论体系。。6.基本内容说: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

  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和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基本内容。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是富裕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人民共同富裕;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政策起点,先富—后富—共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新政策的探索方法;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理想起点,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一11一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年民共同富裕,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中国人民最终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总之,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环环相扣,有机统一,不可分割。0四、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理论界也研究讨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主要观点如下:1.两条件论: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物质条件即发达的社会生产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物质产品;制度条件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02.三措施论: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坚持三个措施: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必须坚持勤劳致富、依法致富的原则;第三,必须坚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分配机制的原则。。3.四要素论:一些学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二,鼓励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第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法律保障。。4.五方面论:一些学者是以五方面论述这个问题的:坚持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其物质基础;健全法制、消除腐败是其根本途径;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依靠国家、发挥社会作用,积极扶贫,脱贫致富。还有一些学者则是从五个实现途径上论述的;第一,推翻剥削制度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建立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物质基础;第四,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第五,建立社会保障机制。05.社会系统工程论: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只有贯穿于经济建设中才有生命力;其次,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和操作策略包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物质基础,培养人才、选好班子是组织保证,增强信心、坚定信念以提供精神动力,热心服务、开辟渠道以提供机遇和条件。。此外,理论界还就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效率公平,与社会公正,与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制度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五、研究现状述评综上所述,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12一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涵义、特征、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就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研究共同富裕的情况。对共同富裕涵义和概念的理解,显得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对共同富裕特征的分析,虽表述不一,但内容雷同,显得理论分析不够;对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概括,虽完整准确,但对其历史继承性的挖掘不够;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的总结,各抒己见,显得现实针对性不强。同时,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共同富裕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研究不足。理论界没有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置放在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加以研究,没有放置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加以研究,也没有放置到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以研究,更没有放置到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风景独好的历史大背景下去深刻发掘,同时也没有对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实践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和互动作用方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考察。因而,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显得理论视野不够开阔,研究程度不够深刻,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理论概括多于理论分析,具体研究多于系统和整体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因此,在研究共同富裕理论时,应该从社会整体出发,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出发,从共同富裕

  思想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历史地分析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揭示共同富裕的概念,揭示共同富裕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发展过程,揭示共同富裕思想从理想到现实的实践发展过程,并揭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揭示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揭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互动作用和相互影响,力求使共同富裕理论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使共同富裕思想特有的强烈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更加凸现,使共同富裕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注释:¹蒋南平:“共同富裕”新探,理论与改革,1994年12月,第31一32页。º吴广良等: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4年5月,第68一71页。»杨云龙: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过程,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9月。¼金太军: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真理的追求,1998年9月。½张民:共同富裕一社会主义的最大价值,社会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3月,第105一106页。¾辛向阳: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7月。¿李广坤:简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涵,经济与第3期彭凌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综述管理,1999年3月。À石翼平:也谈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9月。Á袁金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安徽师大学报,1994年4月,第371一375页。金在喜等:关于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5月,第26一28页。00王元俊: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现途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2月。0唐春元: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理论特色,湖湘论坛,1997年3月。0梅宽宾: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平顶山师专学报,1997年3月。0李建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求实(南昌),1997年11月,第3一5页。À孙迎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江苏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特刊.1998年,第66一69页。¾周伟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社会科学界,1999年3月,第26一27页。O徐成发等:浅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构建,郧阳高专学报.1999年2月。O王政: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逻辑体系,江汉论坛,2000年2月,第63一64页。¼毛英: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几点认识,阿坝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月,第50一54页。À刘小燕:论共同富裕与分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3月,第21一24页。À刘继让: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理论学习与参考,1994年6月,第23一24页。O周伟光:论共同富裕,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6月,第16一18页。勿童中贤:论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l月。责任编拼:张秀兰13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ForwardPositionNo.242012SumNo.326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综述王琳1唐子茜2(1.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2.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蚌埠233000)[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研究,形成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系同时,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新见解,取得丰硕成果,为后人借鉴[关键词]共同富裕;学术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邓小平[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034-02[作者简介]王琳(1982),女,山东潍坊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唐子茜(1980),女,四川广元人,博士,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截至2010年,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正日益体现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形成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当代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言论和观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中的正确部分,不断发展创新,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效率优先,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提高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完善了共同富裕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在现阶段的创新提升同时,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新见解,取得丰硕成果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学术界关于不同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政策途径方面达成的共识关于不同时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实施的政策途径,学术界一致认为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一条平均中求富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辩证分析,在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提出的共同富裕实现必须要防止两极分化,更加要注重保证社会公平的思想,同时提出要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通过该战略的实施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提出全国范围内的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扶贫计划等重大措施进入本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二)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存在的分歧1.学术界关于研究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存在的分歧学术界在关于应当如何研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43裕思想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只能以当前现有的相关资料为依据,不能依靠任何逻辑推导,或者根据现实需要附加任何主观成分这样就会具有一定的不客观性,会把当前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理解和推断外加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上,扭曲了共同富裕思想本身提出的初衷,最终可能会导致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泛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必须要与时俱进研究的目的不是还原其本来面目,而是要创新和发展对已经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要认真研究,被实践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理论观点,当前也可以研究,但却不能概括到共同富裕思想中去,学术界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2.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存在的分歧学术界在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共同点比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毛泽东最早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此基础上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正是继承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才使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了顺应时代的内涵同时,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也是对邓小平相关思

  想的继承,胡锦涛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是既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又是对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三代领导集体都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作为终身的追求和奋斗目标,都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人民富裕的制度保证,都把避免两极分化看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必要之义,都认为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保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三是都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看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发展的过程第三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从文化底蕴理论根基忧患焦点价值指向制度保证等五个方面保持了共同富裕思想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思想重视人民物质生活的民本思想,这些都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继承和发展马恩列斯毛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都始终非常警惕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术界关于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存在的分歧导致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学术界存在许多分歧,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扩大主要是由社会不公平导致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使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此引发社会不公平因素增加,使得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第二种观点认为,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结构,使得贫富差距问题的扩大出现失控趋势,这些根源都在于当前收入和分配制度不健全,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势在必行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各阶层的转型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因素经济领域中的社会转型因素,决定了贫富差距形成的必然性,非经济的社会性因素,对贫富差距形成也十分重要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领域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竞争,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出现的原因尤其是对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制,对基础阶层缺乏必要的保障都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一)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不同点的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共同富裕方面的思想有很多,很多文献中要么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人中的某一位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分析,要么把他们三人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两两比较对于三位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很少,尤其是不同点的比较更是没有(二)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和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基本内容的总结归纳学术界对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很多归纳总结,但是对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却没有人归纳过,尤其是涉及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基本内容的条理性分析更是没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整体,不同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把不同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予以归纳提炼,才更加有助于对我国当代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三)目前学术界对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根源性分析比较少当前学术界对于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研究,但究其实质的根源性分析却比较少,大多数学者或是认为政策性原因,或是认为制度性原因,而最实质的根源却没有分析研究,这对于解决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非常不利只有明确找出贫富差距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更好的研究共同富裕[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邓小平年谱(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江泽民文选(第2.3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6.53

  

  

篇四: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逻辑与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理路

  刘慧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共同富裕既是马恩未来社会构想体系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的重要内容.马恩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鲜明的发展性,呈现出理论逻辑和实践策略不断调适的发展轨迹.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理论逻辑面临新的挑战,从实践策略原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理论发展路径正义性和正当性的阐释,推动其从逻辑必然向实践应然的转化,提升理论逻辑和实践策略的融洽度就成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重要途径.

  【总页数】5页(P63-67)

  【作者】刘慧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国家起源思想的发展理路——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郭强2.试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遗产——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J],彭凌;;3.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理路与当代意义[J],王琴

  4.论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理路与当代意义[J],王琴5.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J],张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五: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3p112唯物辩证法的彻底批判精神是人类进步的依赖马克思用它将人类社会的有关事实整理的井然有序对人类社会形态做出了严格的科学解释并给以了生动的描绘为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奠定了方法论基尽管唯物辩证法在今天受到不少质疑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但它通过分析经济基础去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至今不可逾越它被许多社会科学家包括许多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一直沿用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课题,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前提。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典理论体系。所谓时代,即生成着的历史和变动着的存在;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之适应时代变化,符合时代要求、回答时代问题,不因时代发展而丧失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科学的理论命题潜在地包含着三个逻辑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曾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特

  定时代问题的回应,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为解决他们所处时代面对的问题而创立的思想观点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是以蒸汽机为核心标志的工业时代。一方面,工业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资本主义时代,它把人从传统社会的中解放出来,使社会劳动里蕴藏着的生产力开始式的跃进,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P277)另一方面,工业也带来了全新的社会矛盾,一个崭新的雇佣劳动者阶级即无产阶级开始出现,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仅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在此起彼伏的经济危机中,资产者和无产者的贫富严重分化、对立极度紧张。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此情境下走入了的研究领域。

  他们认为,现代,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2](P719)通过考察,他们指出,经济危机证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则证明无产阶级将成为和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3](P269)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的实现就在当下,绝对不是对人民遥遥无期的允诺。[1](P87)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19世纪的工业只是现代科技的序幕,19世纪的资本主义还处在自己的幼年阶段;经济危机并非是资本主义的绝症,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时期的一种强制性的自我修复方式。基于这些铁的历史事实,我们有理由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做了过度解读,误判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把资本主义出生时的孱弱当成了它的征兆;第二,他们当时对的条件、方式以及进程的估计过于直观和乐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事物是什么,只有当其完全生成时,我们才能说出它们每一个的本性;[4](P4)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也说,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自身之后,才会出现。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刚刚展露头脚时就以惊人的洞见把握了其基本矛盾,但也恰恰是因为资本主义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由于研究对象还未充分展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难免存在时代局限。确认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局限性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如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真

  理,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时代化的必要了。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绝对真理的做法在给了马克思过多荣誉的同时也给了他过多的侮辱。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马克思为经典编织的是一张近乎滴水不漏的逻辑密网,其中任何一个结论的变动都会牵涉到一系列基本原理的改动。如果说上述结论的改变会还不至于引起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构,那么当中国改革选择运用市场经济来建设的时候,我们足以感知中国特色实践已经走出了既有理论的解释范围。恩格斯曾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清楚不过地证明,商品生产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就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排除任何掠夺、任何行为和任何欺骗的可能性,即使假定一切私有财产起初都基于占有者自己的劳动,而且在往后的全部进程中,都是相等的价值和相等的价值进行交换,那么,在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中也要必然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列宁也认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在任何一种商品经济制度下,资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

  在实践市场经济的三十年里,我们发现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它同时也体现为一种生产关系,它自发地产生着两极分化,生成着以金钱为核心的精神追求倾向,这些后果不断侵蚀着共同富裕的价值原则。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催生着知识

  阶层中的信仰危机。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要摆脱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被边缘化的危险,迫切要求从基础理论层面重新认识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关系,对必然性做出新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能性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7](P284)这说明,任何一种理论都有阶段性,都存在时代化的必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可以实现时代化。时代问题的消逝和解决标志着作为问题之回应的理论历史使命的完结。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时代化,与其内在理论品质密切相关。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

  即人类解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不存在人学的空场,人的解放恰恰是其核心立场,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主题。1894年,当意大利社会党人朱泽培卡内帕请恩格斯为《新纪元》杂志题词,并用简短字句表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认为,除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之外再也没有合适的字句了。[7](P730)以往我们认为,马克思早年讲人、讲人道、讲人的本质、讲人的异化是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影响的体现,到了思想成熟阶段的马克思摆脱了唯心主义,不讲这些了。其实,马克思转入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的研究不是放弃了人这个主题,而是为了从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角度寻找和阐发人类解放的具体途径,从而超越唯心主义那种具体的历史语境仅仅从抽象层面谈论人的解放的做法。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弱势群体、属意于人类解放,这一宏伟目标浸润着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内容最为磅礴、历时最为久远的思想体系与其关注的对象和问题密不可分。实现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在当时具有鼓舞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目标成为了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无法拒斥的价值。当下,资本的逻辑支配着全球化进程,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裹挟了一切国家和民族,

  劳动和人的异化依然存在,生态问题危及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可以说,人的解放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这注定了马克思主义今后必然会被不断的提及和引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曾告诫人们,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错误,一个理论的、哲学的和责任方面的错误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未来。[8](P21)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用幻想欺蒙人民,而是仅仅运用自己的科学认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活动。[2](P290)这种科学的认识就是唯物辩证法,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的,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也不退缩。[3](P112)

  唯物辩证法的彻底批判精神是人类进步的依赖,马克思用它将人类社会的有关事实整理的井然有序,对人类社会形态做出了严格

  的科学解释并给以了生动的描绘,为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尽管唯物辩证法在今天受到不少质疑,但它通过分析经济基础去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至今不可逾越,它被许多社会科学家,包括许多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一直沿用。雷蒙阿隆曾指出,马克思试图通过经济基础,即生产力状况、科学技术知识、工业和劳动组织,理解全部社会。从经济组织出发了解各种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做,作为一种方法也许还是的了。[9](P193)

  当代着名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埃尔斯特也认为,我相信,有一种特殊的、研究社会现象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即一种可以被广泛运用甚至能为那些不赞成马克思基本观点的人所运用的方法。

  实际上,这种方法在今天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运用,以致很少有人提到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然而,历史地看,马克思是运用这种方法的一个先驱。甚至在今天,他的全部洞见仍未曾枯竭。[10](P4)

  阿隆与埃尔斯特在此处所高度评价的马克思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上述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自己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核心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审视时代条件的变化,对人类解放的现代途径做出新的说明。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集社会分析、社会批判和理想社会预测于一身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都必须是开放的,必须同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因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摒弃唯我独马、唯我独社的自我封闭倾向;必须以开放的心胸和积极的姿态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的新变化,吸纳当代人类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以实现创造性转化。

  首先,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需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划分对马克思主义的切割,实现各学科的有效联动和协同创新。马克思主义本来是马克思、恩格斯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提供的完整科学理论,但在现行的学科体系下它却被分割为哲学、经济学和科学三个部分,又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在面对时代挑战,需要基础理论层面的创新时,各专业却因长期疏离难以形成有效协作,而只顾忙于自身内部的逻辑自洽。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领域不断分化、细化的情况下,要汇总人类当代有价值思想成果,重新对理论体系做出梳理和判断必须依靠哲学、经济学、学等诸学科的协同创新。唯此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理论成果才能拥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科学的解释力。

  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起初是基于早期资本主义的极端自由竞争对个体、社群的忽视兴起的一种纠偏,后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倡导而磅礴于世界。作为一种学说,它显然不仅仅是共产党、无产阶级的私产,在当代世界活跃或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各种中如:依附理论、生态主义、女权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等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过去囿于一些成见我们往往将其一概排斥、扫地出门。其实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垄断真理、垄断对人类历史的探索权,马克思主义更不是人类

  文明的大道而固步自封的思想体系。这些中所包含的有益成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酵母。马克思主义本是一种开放的理论,它应当以宽广的胸襟不断吸纳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来完善自己。即使是对待最排斥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也不应当将之一概,真理往往是对立观点的中和,一个好的者首先应是一个好的自由主义者,只有精通、吸纳了对立面积极内核的理论才经得起推敲和考验。

  再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需直面新科技给资本主义带来的新变化,回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发端于二战后的新科技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性变革,这种变革深刻改变了资本主义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虽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却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不断改良。残酷的和的经济危机不再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资本主义的头上。当下,资本主义教育和福利的普及缓和了劳资之间的对抗,的迹象丝毫不见出现;信息技术又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和交往方式,全球一体、世界一村的格局使全球性问题大量涌现。这些现象和难题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做出有力诠释和解答。由于资本主义赢得了科技的先机,现存被迫走上改革道路。在赶超的过程中由于现代化时空的巨大压缩,我们又面临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腐败蔓延、群体性倍增、文化价值多元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带来新的素材和机遇,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才能彰显的制度优越性。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2.[6]列宁全集:第35卷[M].:人民出版社,198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8]〔法〕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0]〔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六: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就了解学习邓小平理论以来,我们初步了解了当今社会我国所实行的方针政策,所坚持走的道路为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际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邓小平提出的。1992年初,邓小一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建设。。。所倡导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土地改革概念,改变了21世纪的中国,为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人民共同致富。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之一:共同富裕。即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个人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现在应当首先解决了不正当手段导致的贫富收入差距。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贫富差距是一个极为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说人有三六九等,但因为个人的关系,不愿工作,游手好闲的,你没办法使他富起来。中国人口众多,暂时没有办法全面解决就业问题,劳动力大于劳动需求,工资水平比其他国家低很多,经济的平衡,致使部分必须品价格高,如房价,百姓手中没有积蓄,没有资本,就自然没有办法让家庭富裕起来,促使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也有很大一部分劳动者,是通过自己的双手诚实劳动获得了财富,普普通通的例子:在我们公司附近来自福建的大姐,从90年代后期来到广州,经营着一家60多平方米的士多店,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在家乡买了套大的房子,小孩也十岁了,在番禺上小学,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考虑着回家乡发展,等孩子长大一点,要上初中,家里也还有年长的父母亲需要照顾。有一部分人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们停留在在城市中的某一些地方,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在一起,哪里有事做可以赚钱就往哪里走,即使知道会有危险,为了生活,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如为城市建设付出的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一年到头辛苦辛苦,过年过年时反而为工资的发放发愁,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有一部分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如偷税漏税,权钱交易,有权,可以非法获取更多的利润,某些官员的政治腐败。打开新闻网页,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官员因为被人举报,涉嫌某起事件,引起有关部门介入调查。这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如近期广州番禺查处的“房叔”蔡彬,身为正处级的官员,月薪一万,家人及其名下的房产达21套,价值4000万,其档案被调出公布于网络上,随后有关部门立案调查,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有经济问题,并对其实施双规。这种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富,与中国共产党的廉洁公正是相违背的,也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这种不透明的收入所得,是人民群众痛恨的,在职官员,不谋其职,贪污腐败,让人民群众心寒。这些行为都应该被禁止,为禁止不正当的竞争交易,需要国家制度的完善执行,才能杜绝此类非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共同目标,要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根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与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期昐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能生活得更好,向全面实现小康生活迈进.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对于共同富裕要有足够的了解,不能只是片面。要加强自己的道德水准,

  做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人,增强学识与能力,做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加强自己的知识与修养,做一个不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养成好的习惯,尊重他人,力所能及的伸出自己的双手,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篇七: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建立公有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可以凭借着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而榨取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导致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5这样一种对工人极为不利的局面

  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路径

  摘要: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非但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反而出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根源,就在于共同富裕不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因而其难以随市场经济而自动实现。为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我们就必须要利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克服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为此,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发挥税的真正功能,促进社会平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调整精神奖励的评选标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要求。继而,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目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然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虽然在很短的历史时期中迅速完成,但‘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却迟迟不能够自动实现”[1]。社会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此,笔者试分析其中的原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一、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探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就必须先对其内涵进行一番考察。对于它的内涵,我们可以首先判断的,就是它肯定不是富的极富,穷的极穷这样一种贫富极端分化的现象。邓小平曾这样说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110111显而易见,共同富裕是与两极分化格格不入的。对于前者,邓小平是极力推进其在我国的实现和落实;对于后者,邓小平是坚决予以反对的。他告诫道:“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3]有鉴于此,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另外,共同富裕也决非平均富裕。这是因为,“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2]155。因此,共同富裕只能是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和一些在地理环境、人文素质等有优势的地区先富起来,再由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其他人和其它地区也逐步走向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绝不能要求全国人民整齐划一和步调完全相同地富起来。这才是真正符合邓小平关于“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4]这段讲话精神的做法。由此可见,所谓共同富裕,既非平均主义,亦非收入差距拉大,它是一种既体现差距又体现均衡性的富裕观。有差距,以便对先进分子以物质激励,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均衡发展则体现社会公平,以免形成阶级分化,影响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市场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消极影响自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市场化的作用下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了一些,生活先好了起来,即先富了起来。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对共同富裕有积极的意义。不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尽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它也可能是引起社会两极分化的前奏。从我国的实践结果来看,市场经济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使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客观趋势并非共同富裕,而是两极分化。市场经济之所以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其根源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社

  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它会产生如下三个作用:

  首先,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社会资源能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能促进社会的生产和实现资源的节约,另一方面却会使劳动力出现富余。原来十个人干的活,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后,也许只要两个人就可以干完,于是,另外的八个人就会成为过剩人口而面临下岗或失业的风险。如此一来,原本收入相似的工人之间出现了有的有收入,有的没有收入这样一种落差,长此以往,在岗的工人和下岗或失业的工人之间就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次,价值规律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价值规律的这种刺激作用无疑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不同的生产者对这种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是参差不齐的。那些反应快,能力强的生产者由于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从而会不断做大做强,快速致富;而反应慢,能力弱的生产者则可能被前者击垮,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显然,其结果也是两极分化而非共同富裕。

  最后,价值规律还有优胜劣汰的功能。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包容所有的人,必然有一部分人留在市场而另一部分人要被市场所淘汰,而去留的判定标准,就是看谁是优者谁是劣者,即优胜劣汰。通过市场不断地优胜劣汰,只有极少数人作为优者胜出,而大多数人作为劣者而被市场淘汰,从而在财富上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

  总之,市场经济的本性是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这是与我们共同富裕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市场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是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的。

  三、利用政府干预实现共同富裕正如前文所述,市场经济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是有消极影响的,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消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共同富裕的负面影响。第一,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除社会中的某些人利用私有的生产资料榨取工人劳动成果的可能。而解决之道,就是要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而使收入差距主要源自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的差异。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建立公有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可以凭借着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而榨取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导致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5]这样一种对工人极为不利的局面。这种局面最终必将演变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6]这样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果。所以,邓小平认为,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一样,是社会主义要坚持的根本原则。第二,发挥税的真正功能。尽管我们认识到公有制的重要性,但囿于现实的考量,我们只要求公有制占主体,而且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生产资料并不是平等地对全国人民开放的,这就导致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占有了生产资料,并以有偿的方式参与社会生产,由此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有一部分被其侵占。如果说,被侵占的部分在整个劳动成果中的比重较小,这作为权宜之计倒尚可接受。但现实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资本回报比重却节节上扬。这种资本性质的所得大于劳动所得的现状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可见,公有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日渐式微,因而出现“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1]结果也就不难理解。而这种结果的出现,也确证了我国当前的所有制形式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加紧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通过完善税收政策,以求达到变“劫贫济富”为“劫富济贫”,以填平收入差距的巨大鸿沟,实现共同富裕。因为“财富既有个人基础,也有社会基础”[7]94,富人获取的财富并非全部来自个人的努力,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配合和保护,因

  此,“为社会争取财富中来源于社会的部分,或者说得更透彻些,一切不来源于个人努力的东西”[7]102,这正是税的真正功能。“当基于这些原则的税被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健康的生存条件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决不是把甲的东西剥夺来送给乙”[7]102。因此,为了实现各阶层的共同富裕,也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通过税收进行“劫富济贫”并不违背社会正义。

  第三,要积极维护和促进社会平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平等包涵经济平等、政治平等与教育平等这三个层面。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三方面作出努力。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平等,就必须坚持和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收入分配政策,进而有效地和全面地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利益,科学地协调劳资关系。为促进我国的政治平等,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也就是要使广大劳动者拥有真实的利益代表,充分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为此,我们必须完善以农民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他们的合法利益能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为促进我国的教育平等,我们在分配现有的教育资源时,必须完善弱势人群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援助制度,给予贫困人口和落后地区更多的照顾,通过教育扶贫、智力脱贫这个根本之策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突出问题。在我国财政收入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发行教育彩票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案。

  第四,要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8]279。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失去了工作就意味着陷入贫困的境地,从而拉大了他们与有工作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我国的很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陷于贫困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口和地区缺少充分和良好的就业机会。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是要在贫困地区大力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政策优惠引导各行各业投资于这些地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也可给当地有特殊技能的人提供便捷优惠的贷款,鼓励他们自主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及个人和家庭的贫困状态,走向富裕。

  第五,要调整精神奖励的评选标准。即便贯彻落实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维护了社会平等,人们还是会因为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的差异而形成收入差距。这种差距尽管可以通过税收调节而得到部分改善,但是造原子弹的专家和卖茶叶蛋的普通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有可能相当之大。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对二者的收入进行调节。在不损害先进分子劳动积极性从而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调节的主要方式就唯有用精神来调节物质。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9]中曾提到人具有一种本能,他将这种本能称为慈悲或怜悯,正是这种本能,使我们常常“因为他人的悲痛而悲伤”,对“别人的幸福感同身受”,尽管我们“从他人的幸福中除了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而“感到高兴”是符合功利主义者边沁所说的人都具有促进自己的利益、快乐、幸福和防止自己遭受损害、痛苦或不幸的倾向的。因此,不管这种收益能不能归属于私利范畴,但却可以根据人性的这一普遍价值观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即我们可以通过给予那些因带动他人致富者以精神奖励,让其“感到高兴”,从而使其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和享受。

  当然,精神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我国一直在使用。但是,使用的结果往往是促进了效率却损害了公平。比如现今在我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最终获得这一光荣称号的,不是劳动质量高的人,就是劳动时间长的人。这些人本身根据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在物质上已相比他人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按照这种激励方式,他在精神上也因此获得更多。这就导致了社会上的少数成员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而大部分成员却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匮乏这样一种结果。这不但是物质上的两极分化,而且还是精神上的两极分化,而且同一人在物质和精神上

  均处在同一极,这就比单一的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更可怕,更不公平。显然,这样一种精神奖励无益于共同富裕,是必须加以纠正的。而纠正的办法,就是变换精神奖励的评选方法,即变个人自己所取得经济成就的多寡转为个人对他人经济状况的改善所作贡献的大小。就劳动模范的评选而言,一定要体现出模范的精神,即他以自己为模版,让其身边的人也获得了像他那样的劳动优势,提高了他人的劳动水平与技能,并带动他们劳动致富,从而达到水涨船高的效果,较好地体现了效率和公平双赢的原则。当然,劳动模范这样去做时,可能会对自己的致富程度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能得劳动模范这一光荣称号是值得高兴的事,因而他还是会有动力去这么做。于是,在先富成员的带领下,后富成员也会逐渐富裕起来,从而,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难实现。同样,对于致富能手的评选,也不应像时下所做的那样以某些成员个人或家庭的财富拥有量为标准,而是要以让多少人实现了多大程度的富裕为准绳。因此,其中的“富”,不是指个人多有财富,而是指有多少人在他的带动下实现了脱贫致富,以及富裕到什么程度。

  总之,既然“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8]291,而共同富裕本身又是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在经济方面联合行动的表现和追求,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获得精神奖励的标准也应以联合行动的结果为标准,而不应该只看个人的指标。我们说先富带动后富,其中的“带”的实现条件和动力所在就在于,要想获得精神奖励,就必须带动他人,并且还要看带的效果如何。唯有如此,先富起来的人才有可能放慢致富的脚步,停下来帮助致富道路上的落后者,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篇八: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特征自从人类社会跨过原始社会以后就开始出现产品剩余当产品剩余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各个个体或社会群体占有权力大小能力高低不同就逐步出现了财富占有量上的大小分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论共同富裕的内涵、道路及重点

  作者:谷亚光谷亚华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第05期

  摘要:从共同富裕的内涵来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最根本的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发展导向和目标约束的作用,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看,应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从当前共同富裕的重点来看,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已经刻不容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构想变为现实,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创造性地实践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共同富裕;先富帮后富;中心课题

  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034—04

  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而贯穿于其中的一根红线——共同富裕思想,则解决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综合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由构想变为现实,全国人民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新形势下,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积极实施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高度

  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邓小平曾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充分阐述。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被十五大报告称之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中,首次提出共同富裕构想。①此后,邓小平不断深化和丰富共同富裕的内容和主题。到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②所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只有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高度来把握,才能使我们对之有科学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自觉地运用。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特征

  自从人类社会跨过原始社会以后,就开始出现产品剩余,当产品剩余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各个个体或社会群体占有权力大小、能力高低不同,就逐步出现了财富占有量上的大小分化。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制度的刺激,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物质产品生产像魔鬼被从地下唤醒,出现大量商品堆积。但是主导这些商品生产的势力阶层是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从没有为自己设计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和前途。反而,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宣称,“资本主义需要贫穷”、“贫穷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功能”。所以,一些发达资本主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国家虽然“富裕”却与“共同富裕”风马牛不相及,并且少数人的富裕是以大多数人的相对贫穷或绝对贫困为前提。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③。而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共同富裕。既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资本主义的是两极分化,二者的区别就泾渭分明。当然共同富裕的程度和层次会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上升而逐步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2.共同富裕具有发展导向和目标约束的作用

  共同富裕虽然不是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但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起着发展导向和目标约束的作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我们只是知道或看到共同贫穷或贫富两极分化。由此有些人对社会主义能否达到共同富裕持怀疑态度。

  收稿日期:2012—07—05

  作者简介:谷亚光,男,中央民族大学当代中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27);中国改革报国际与评论版执行主编(北京100027),郑州华信学院特聘教授(郑州450000)。

  谷亚华,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思政部教师(太原030031);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100027)。

  毫无疑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选择。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起着发展导向和约束的作用,能够确保我国在发展中既不走“老路”(以均贫富的方式消除差距,重新回到平均主义)又不走“邪路”(导致两极分化,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3.共同富裕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而且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和发展本身就构成了共同富裕的实际步骤,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目标是从现阶段一步一步做起的,而不是在某一个早上宣布“实现”了共同富裕的。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向贫困宣战,着力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上个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部分地区和个人进入先富行列。可见,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同时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从促进先富的目的看,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时间过程而言,这是通过一个由少到多、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逐步完成的。但每一步的积累都应是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而不是一部分人富裕,一部分人长期贫困。在这里,局部的富裕是为共同富裕进行量的积累。如果经济增长的量长期倾向部分人,那么就会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如果我们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准确地把握,那么,进一步有讨论价值的就是如何才能从部分先富并进而达到共富。对此,邓小平是在立足国情,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来设计我国共同富裕的现实道路的。

  1.从打破平均主义起步,鼓励和支持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④因此,要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这是总结过去吃“大锅饭”教训,并基于深刻认识我国各地区之间和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资源与要素禀赋存在巨大差异的结果。所以,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就成为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的突破口。

  2.用改革开放的方法,调动起人们谋利致富的积极性

  要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⑤。安徽小岗村的农地承包探索为我国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开了先河。之后,中央连续出台的5个1号文件,使农村改革经验逐步上升到理性化高度。而扶持“专业户”“重点户”等实践在农村造就了一批“万元户”,我国农村率先出现了部分人先富现象;继后的城市企业改革和设立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使当时约有两亿人口的东部沿海广大地区先富起来。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着眼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明确提出,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防止两极分化产生

  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邓小平长期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⑥至于如何避免两极分化,他认为:“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⑦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离开公有制,我们就失去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

  三、转换重点,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改革开放的早期,因为平均主义盛行,贫困普遍存在,那时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毕竟先富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而手段不能离开目的长期存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已经相当富裕,而另一部分地区和另一部分人仍然贫困,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趋势的背景下,适当调整政策,让绝大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不可避免。因为在邓小平理论中,共同富裕有着更为重要的位置。邓小平强调,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不仅从战略上指出了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步骤,而且对“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都作了有预见性的安排。按照邓小平的估计,20世纪末就是开始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时点。因此,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使之成为“中心课题”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下决心进行战略调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通过“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已经成为现实。这些地区和个人已经具备了自我发展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地区和个人的活力并不会减弱,在市场运行中也绝不会存在整体“变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战略重点应该从“鼓励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转向“如何使另一部分人尽快富起来”。这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种道德义务。提出这种战略调整绝不是否定党的基本政策,也不会重走平均主义老路,而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和考虑:第一,部分先富对于鼓励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有其积极作用,但也有其限制条件,尤其是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其作用受到的限制更多。由于资源禀赋、市场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先富未必能够带动后富;部分先富者作为“经济人”尽管有“看不见的手”引导,但也并不必然带来共同富裕的结果。第二,先富帮后富作为一个市场原则或制度约束在实践中不好操作,如果由政府抽肥补瘦又会走“平调”老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尽管可以提倡和鼓励,但最终是无法依赖的。第三,理论上的思辨虽然能够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统一起来,但在现实中避难就易、重近轻远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政策的主导方面多在“部分先富”上给以倾斜,而对共同富裕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当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实现后,应及时自觉地进行战略上的调整,即把重点转向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中心课题”上来。

  2.把引导和促进共同富裕列入全党工作议事日程

  第一,通过有意识的制度安排及政策组合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通过提倡和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兴办特区等措施培植了东部沿海地区这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使一些个人和地区先富裕起来。而要达到共同富裕,也必须再造新的增长“极”。1999年之后,我们就陆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新战略,以上这些区域都正在成长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又加速出台了更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使很多过去难以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区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些区域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些区域的人民也正在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未来的任务是研究出台一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解决一些夹心层、群体性的问题,比如连片贫困区扶贫政策等就是一个尝试。

  第二,合理调整生产要素流向,改善城乡、劳资之间及其内部的分配关系。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产品的分配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我们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沿海富于内地、大城市富于中小城市、垄断行业富于非垄断行业的事实说明,物质的生产条件过多地流向了这些地方和行业,使他们很快地富裕起来。目前,全国不在少数的县乡公务员和教师长时期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其原因就是县乡财政困难,财政困难的原因就是收入的面渐窄而使税收来源匮乏。要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搞好公有制小企业。这不仅仅是出于效率原则,而且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因为数量众多的小企业可以安排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共同致富。此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克服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倾向,避免一味用“资本”来替代“劳动”而使结构“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于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我国来说,片面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必然会由于“劳动的节约”而影响共同富裕目标。这是我们在设计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时必须充分考虑的一个约束条件。

  第三,利用法律、政策、道德和舆论的力量来阻止两极分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已经被打破,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的现象和趋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由2001年的2.90倍扩大到2011年的3.13倍,绝对差距由4494元扩大到14303元。耐人寻味的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出现了富的地区恒富,穷的地区恒穷的现象。部分行业和岗位收入差距悬殊。电力、电信、石油、金融、烟草等行业长期处于高收入水平。上市国企高管与职工收入差距达到18倍,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另有研究指出,我国10%最富人群与10%最贫困人群的收入差距,已由1988年7.3倍扩大到2011年23倍。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一个庞大的贫困人口群体。按照年收入2300元的新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28亿人,城市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还有2300多万人。

  为了扭转这种趋势,我们已经出台了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调高了个税起征点,把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写进了“十二五”规划,正在试点扩面征收房产税,这些举措和政策对防止两极分化正在或将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还要尽快研究出台更多更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如,国家层面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还要充分发挥道德和舆论的力量来促进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实现共同富裕。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有针对性地指出:“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办教育、修路。”⑧目前,富人纳税的法律意识仍然不强,一些人把偷、逃税作为致富的捷径。因此,要加强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还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把更多的钱投入慈善事业,慈善捐款和公益事业支出部分在计算所得税前给予一定比例扣除,以引导和鼓励先富帮后富。要抓紧出台经济社会政策来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和保障水平。为使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更有尊严地生活,应把贫困线提高至人均收入的50%,把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平均工资的50%。同时,还要继续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并逐步实现均等化。

  3.把共同富裕的重点转向农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农民的富裕。邓小平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强调农民富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作用,指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⑨从农村开始的改革,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收入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要从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着眼,从理顺城乡收入分配关系入手来重点解决农民的共同富裕。

  一是赋权。要促进农民财产权利与收益的紧密结合,使之成为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快探索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土地自愿、有偿、合理流转的办法。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把保证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坚决杜绝违法强占、乱占农民土地现象,征地补偿要及时足额交给农民。

  二是并轨。在一个国家实行两种不同的用工制度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制、劳动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为这种一体化提供了时机,及时消除观念和政策上的障碍就能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到渠成。

  三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手段。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村劳动力即使城市能够容纳,他们也会成为城市的低收入阶层。这是由于维护体面的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收入比在农村高得多。只有那些通过城市生活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的人,才能获得超过这生活方式所带来的附加开支的净好处。农民进城遇到的真正障碍并不是户籍制度,而是知识上的差距以及由此转化成的能力差距。因此,缩小教育差距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成为共识。如果农民能够得到像城市居民那样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在他们得到的工作中,他们会有更高的生产率;如果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城里人类似,他们调整到城市中生活也更加容易,并且城市人对他们的抵制也会减少。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使农民的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劳动者尤其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可靠而又有效的手段。“教育事实上既具有收入效应,又具有价格效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人们的收入会增加,并且当他们的收入上升时,作为价格效应影响的结果,他们的时间价值也会上升。”⑩

  因此,国家投资于教育比实行转移支付具有更长远更积极的意义。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实施了许多旨在把教育推向市场的政策,使教育资源的配置越来越不利于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所以,政府介入使教育机会均等,对改善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作用。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但到目前4%还是个政府未兑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的承诺。从2002年到2010年这一比重分别为2.9%、2.84%、2.78%、2.82%、3%、3.22%、3.48%、3.59%和3.69%。据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2008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世界平均水平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4.5%,上中等收入国家为4.6%,高收入国家为5.4%。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投入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这是与我国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财政收入国的地位不相称的。按照邓小平的要求,当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的时候,要“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办教育”。2011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了7.5万亿美元,不断增强的国力为加大教育投入的比重提供了基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共同富裕目标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

  其次,要推进教育模式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伴随多样化的就业模式而来的新技术要求,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一要将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延长农村适龄青年在读时间,推迟就业时间;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以及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就业相衔接的机制。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②③④⑤⑥⑦⑧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123页、155页、138页、172页、149页、111页、77页、162页。⑩[美]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姚志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篇九: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共同富裕体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完全的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使得物质财富个人占有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五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把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理解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而且也把争取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经济权利理解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和内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

  作者:田莉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27期

  摘要: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目的是用理论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撑,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达成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中一条要实现的即是共同富裕。对于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不乏理论支撑,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中均有体现。本文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共同富裕的主要观点,希望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18文献标识码:A

  共同富裕是我们常常提及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共同富裕,毫无疑问要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来思考。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将其建立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之上。希望通过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中提及共同富裕问题的几点梳理,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理论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生产力及其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及其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人们进行活动必须尊重现有生产力基础,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1]”。

  因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这就将共同富裕理论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石之上。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2]”。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再次明确论述了这一观点,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

  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始终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而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一蹴而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实现共同富裕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力的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提出五个形态社会发展规律介绍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发展经历五种社会形式,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状态,对于社会富裕的不同状态和性质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含义。

  原始社会,在其共有的生产社会关系条件下,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不存在富裕的社会。之后进入漫长的阶级社会历史,私有阶级社会制分为奴隶、封建、资本主义三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也曾经赞扬过奴隶制。作为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高度的不平等,人沦为会说话的工具,但是有了奴隶制才有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封建制又比奴隶制更先进,封建制度的条件下,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虽然对于土地所有者有很强的依附,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阶段比封建社会更加进步。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好于封建社会的农民。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历史的进步性,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的文明水平和物质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在共产主义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予以客观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其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间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强大[2]”。马克思客观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它把人类的科技水平和物质生产力水平均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这正是人类获得解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正是人类共同富裕的基础。

  恩格斯揭示了阶级社会的本质,“在人类发展的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以至于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立形态中进行,历史的进步只属于极少数特权派的事,广大群众注定要终身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生活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4]”。揭示阶级本质就是私有制,存在这样阶级社会的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劳动者的生产资料。

  《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两极分化,伴随资本积累,财富必然积累向资本家一方,贫困积累在被剥削的一方。资本家不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目的是积累货币资本,导致两极分化;二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从经济增长角度到时必然出现经济危机,由于资本主义中基本矛盾的存在,生产流通中规律的叠加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

  不同阶级社会之间的更替使得人类社会发展是不断向上发展的,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候才可能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了私有制,才真正消灭了产生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果,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也具有重要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三、共同富裕具有相对性

  马克思曾比喻:“当一座房屋与周围的房屋都一样大小时候,不管房子如何小,它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一旦这座小房子附近耸立起一座宫殿形成对比,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般。此时居住者不能讲究,只能满足最低要求,不管小房子的规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宫殿同速度改善,那小房子的居住者越发的不适应,越发的不满意,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也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他们是相对的。[5]”这里讲的就是共同富裕的相对性问题,差距总在不断产生,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也要告诉民众,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四、共同富裕的发展具有渐进性

  马克思在《哥斯达纲领批判》中深刻地阐明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事实上说明了共同富裕有的两种定义,以英法两国为背景,把通过工人革命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关系和分析收入分配的原则上。并非在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就立刻实行按需分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需要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马克思指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如迫使个人奴隶般的社会分工已经消失,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再是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内本质,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劳动成为异化劳动,劳动成为每一个人的谋生手段,但是在公有制的社会里,劳动是展示个人能力才华的必然方式,不再是异化劳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劳动会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要求。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集体财富会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而存在,要达到的共同富裕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得以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完全的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使得物质财富个人占有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五、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把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理解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而且也把争取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经济权利理解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和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容。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马克思让一切人团结起来,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为了解放全人类,共产党宣言中还明确指出了在革命之后一系列的经济措施,比如剥夺地产、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等物质利益方面问题[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是为了促使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全体人类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于共同富裕实现给予我们几点要求,明确生产力及其发展是使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而要求共同富裕的自我实现。而过分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形式是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也具有重要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不容忽视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相对性和渐进性,所以不能一蹴而就,要求最终实现全体人类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致帕?瓦?安年柯夫[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6,2(04):532.

  [2]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6,2(01):274-27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6,2(20):212.

  [4]赵海洋.马克思正义思想及其当代观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04)

  [5]马克思.资本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6,2(01):349-350.

  

  

篇十: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共同富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且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党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梦想,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古代中国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和近代西方世界关于乌托邦的设想之中。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共同富裕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幻想而已。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和一切私有制社会的规律性和历史趋势,系统地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社会制度前提、社会途径以及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等方面内容,从而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人类共同富裕的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物质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从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最一般基础和前提,即社会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其他一切理论相比,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一次揭示并突出地强调了人类物质生产力及其发展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理解为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一般的主要目的和动机,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即追求物质福利和富裕水平的提高。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P82)不仅如此,历史唯物主义还进一步揭示了人类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福利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众所周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强调物质利益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是,它将所有人理解为抽象的人,这一点突出地反映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理论中。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对于所有人的重要性,同时还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物质利益所具有的阶级性以及在

  1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性。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具有不同的物质利益和阶级利益以及不同的富裕水平。从历史实际来看,一切统治和剥削阶级都具有比被统治和被剥削阶级更高得多的物质福利和富裕水平。

  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即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其中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虽然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但是,由于那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因而,不可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当原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产生了社会剩余产品的时候,随之就出现了社会分工、阶级和阶级分化,于是人类进入到阶级社会。与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是所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点,而在一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阶级的劳动的共同特点,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恩格斯指出:“在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以致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立形式中进行,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成了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生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必要生活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2](P459)因此,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灭剥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平等,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两个方面的根本前提,即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揭示了不同阶级社会的共同本质,而且还揭示了不同阶级社会之间的更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性以及共同富裕的历史

  2

  性。具体来说,虽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不同阶级社会之间的一种更替,但是,由于这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以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阶段为基础,而且由于这几种不同的阶级社会具有不同的生产关系,从而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在阶级关系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具体来说,奴隶制条件下的奴隶主不仅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而且直接占有奴隶的人身,因而,奴隶社会是一种绝对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封建制条件下的庄园主或地主虽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农民或农奴对地主阶级存在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由于农民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和一定的人身自由,从而农民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相比奴隶而言是大为改善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虽然因为占有资本从而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因而,社会财富也就主要由资本家占有,但是由于劳动者获得了彻底的人身自由并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雇佣劳动阶级在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相比封建社会条件下的农民阶级而言是进一步改善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阶级社会的更替过程,一方面需要认识一切阶级社会共同的阶级分化和阶级剥削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从一个阶级社会到另一个阶级社会的发展仍然表现为一个历史进步的过程,而不能将所有阶级社会完全等量齐观。

  

推荐访问: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 马克思 路径 共同富裕

本文标题: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31ccc.com/zhuantifanwen/gongtongfuyu/13076.html

版权声明:
1.文宝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利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共同富裕的内容及实现路径论文(10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文宝范文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21-2024 文宝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苏ICP备2021042806号-1